“同话滨城改革亮点 共谱实践育人新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课堂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
“同话滨城改革亮点 共谱实践育人新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课堂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
2024年12月25日,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的报告厅隆重召开了“同话滨城改革亮点 共谱实践育人新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课堂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
该活动由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滨海新区教师发展中心、滨海新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联盟主办,滨海新区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员,各思政学科名师工作室成员,大中小学每学校2名思政课骨干教师;高中“强校工程”“手拉手”“市级优秀学科组培训项目” 及中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试点校等相关学校骨干教师共同参加。
来自滨海新区大中小学代表进行了交流展示。开发区第一小学周海思做了《历史地标追寻滨城记忆——开发区大有希望》展示,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40周年为提点,设计了“开发区大有希望——我与泰达共成长”有梯度、有温度、有角色的系列项目式教学活动。天津师大滨海附属学校李佩蓉做了《产业回迁管窥滨城发展——天津碱厂》展示,以本土教学资源天津碱厂为例,将他的前世今生故事与学科知识内容相结合,进而落实新区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前景,鼓励同学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
南开滨海生态城学校吴金霞做了《智慧城市绘就滨城幸福——中新生态城》展示,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为实践地点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实地体验智慧城市,直观的感受创新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从而加深对创新的作用的理解。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郭占军老师做了《人民中心谱写滨城新篇——滨海政务》展示,我校多年来倾心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全力构建“大中小学贯通;校内校外打通;线上线下接通;理论实践连通;学思践悟行融通”的教学模式,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学期都组织全校五六个专业,到十几个实践基地去,如大沽口炮台、海洋博物馆、飞腾公司等。每次我们都有实践活动方案、实践教案,有组织保证、经费保证。学生们分组写总结、谈体会,轮流展示。这种“行走的思政课”使学生更加了解世情、国情、社情,树立“四个自信”,增强了“五个认同”,激发了学习热情,树立了建功立业、服务滨海的志向。
前不久,我校滨职专探组同学们(24级党务吕相宇、吉卓玛、张敏静、王萱)就来到新区政务服务大厅沉浸式体验了新区政务服务,深刻体会了滨海热度、滨海力度、滨海速度、滨海精度。
滨海政务热情、便捷、精准、高效服务,滨海政务推出了“四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墙上镶嵌着“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的大字,彰显了人民情怀;随处可见的各种明白纸、服务卡、智能平台体现了便民理念;各种设备、平台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让专探组大开眼界。
专探组所见所闻,产生了三个感悟:滨海政务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滨海政务新质生产力赋能服务;改革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最后,由天津市教科院课程研究中心的张要武主任点评,张主任充分肯定了四位老师展示内容,指出:“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们在行走中感悟人生、思考社会,也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学生们就会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思政课程中的理念,转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用户登录